目前位置:
Boccia資料館
Boccia資料館
  • 座椅面傾斜方向可能影響腦性麻痺兒童投擲地板滾球時之姿勢穩定度
    Seat Surface Inclination May Affect Postural Stability During Boccia Ball Throw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蔡鏞申;于宜宸;黃柏菖;程欣儀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ume 35, 2014, Pages 3568–3573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座椅面傾斜方向對腦性麻痺兒童投擲地板滾球時的動作及姿勢穩定度的影響。十二名雙側痙攣型的腦性麻痺兒童(粗動作功能分類系統Level I 3位, Level II 5位, Level III 4位)參與本研究。所有參與的兒童均坐在前傾15度、後傾15度,以及水平座椅面上接受兒童伸手測驗及地板滾球投擲表現分析。地板滾球投擲動作與姿勢穩定度分析使用三維磁力追蹤動作分析系統和測力板同步整合測量及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兒童伸手測驗(p=0.026)和地板滾球投擲過程中之手肘動作範圍(p=0.036)、地面垂直最大反作用力(p<0.001)及重心移動範圍(p<0.020)均顯著受到座椅面傾斜方向的影響。進一步分析顯示,前傾座椅面會使得地板滾球投擲時有較大的手肘動作範圍和地面垂直最大反作用力,以及較小的重心移動範圍。後傾座椅面則會使得兒童伸手測驗距離較短,地板滾球投擲時地面垂直最大反作用力較小,以及重心移動範圍較大。這些結果顯示,前傾座椅面在雙側痙攣型腦性麻痺兒童投擲地板滾球時,能提供較好的姿勢穩定度,後傾座椅面的動作姿勢穩定度則較為不好。
    原文下載 關閉
  • 腦性麻痺兒童地板滾球投擲之動作分析
    Motion analysis of throwing Boccia ball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黃柏菖;潘柏榮;于宜宸;歐育志;蔡鏞申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ume 35, Issue 2, February 2014, Pages 393–399

    地板滾球(Boccia)是一項適合腦性麻痺兒童參與的運動,投擲時需要上肢與軀幹動作的協調。本研究探討腦性麻痺兒童與正常發展兒童在地板滾球投擲時動作上的差異。十三名腦性麻痺兒童與 20 名正常發展兒童參與本研究。研究測驗包含兒童伸手測驗與地板滾球投擲兩部份。使用三維磁力追蹤動作分析系統與測力板同步整合測量及分析參與兒童之地板滾球投擲動作。兒童伸手測驗結果顯示腦性麻痺兒童的平衡能力較正常發展兒童差。兩組兒童在地板滾球投擲球與目標球之間的距離並無統計上的差異。和正常發展兒童比較起來,腦性麻痺兒童在地板滾球投擲時有較長的投擲動作時間,較小的手肘關節動作幅度,較大的肩關節外展及彎曲動作幅度,較慢的軀幹彎曲最大速度及較慢的腕關節最大向前線性速度,較快的頭部彎曲最大速度,以及較小的重心前後移動距離除以左右移動距離的比例。腦性麻痺兒童似乎主要以頭部及肩關節的動作將地板滾球帶向前投擲出去,限制軀幹的動作來穩住身體。正常發展兒童則是以較快的軀幹彎曲速度及較大的肘關節動作幅度將球送出去,同時穩定頭部及肩關節的動作。除此之外,腦性麻痺兒童在地板滾球投擲的準確度上,並沒有顯著的比正常發展兒童來得差。
    原文下載 關閉
  • 地板滾球運動介入對腦性麻痺者之休閒效益
    Recreational Benefits of Boccia Intervention Courses in People with Cerebral Palsy
    陳言劼 ;鄭溫暖 ;廖盈姿
    大專體育學刊 15卷3期 (2013/09), 359-373
    本研究旨在透過地板滾球運動介入課程來幫助腦性麻痺者參與運動,並進一步探討此滾球運動所產生之休閒效益(包括身、心、社交及運動能力之成效)。研究方法採10次介入課程(每週1次,每次3小時),樣本選取參加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之地板滾球社團成員共11位,課程介入效益之評量工具包括:休閒效益量表、休閒效益檢核表、技能記錄表、每週訓練觀察記錄表、比賽表現評估表、課程滿意度調查表與參與滾球課程綜合心得。本研究結果:一、地板滾球介入對腦性麻痺者主觀感受之休閒效益有所提升,尤其是社交效益與自我表現效益最為明顯。二、地板滾球介入可以提升實際的運動機能,尤其在投球方向之增進最為顯著。三、經過10週滾球課程後,投球命中率顯著提升;最後1週於比賽時,在理解裁判指示與投球準備動作方面得分最高。四、家長對課程內容、教學品質及其相關效益皆給予滿意之回饋。本研究結論為:地板滾球是針對動作控制困難的身心障礙者所設計的運動,經本研究多元化的效益評量顯示10週之介入課程在身、心、社交及運動能力上均具成效,證實地板滾球是一項適合腦性麻痺者之休閒運動,故值得進一步予以推廣。
    原文下載 關閉
  • 淺談地板滾球運動對腦性麻痺者之影響
    葛怡婷
    國北教大體育 7期 (2013/03), 51-59
    腦性麻痺者因體型明顯的外觀殘缺、變形或畸形,自卑與沒自信往往是必經歷的心理過程,亦造成生理上之限制與不便,從事動態休閒活動比率及動機進而較低,運動不足而導致身體機能退化的情形相對也較高。因此,家人的支持及培養興趣與休閒運動顯得相當重要。本文透過文獻探析方式,淺談地板滾球運動結合肢體技能對腦性麻痺者於智力、情緒、社會團體適應、休閒娛樂和比賽競技等之影響。發現地板滾球運動對腦性麻痺者從物理治療、職能治療、教育、社會適應及心理衛生層面上均呈現正面效益結果。基此,可供教師、家長、醫療人員等參與腦性麻痺工作者,瞭解地板滾球運動有益促進其身體機能與休閒樂趣,進而提升其自信與生活品質。
    原文下載 關閉
  • 國際身心障礙運動分級:是科學嗎?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in Disability Sports: Science or Not?
    吳昇光(Sheng K. Wu)
    身體活動與運動科學學刊1 卷2期 (2012/12/01), 17~25
    本篇文章在於澄清身心障礙運動分級的主要概念來確認以科學證據為導向的分級實作,大部分身障運動分級制度的建立與應用需要對肢障選手執行基礎醫學評估、運動特殊性技巧、並由資深分級師進行評估。然而迄今只有少數運動分級制度經過科學驗證以證明其制度的效用,其中三種常見的研究導向來分析分級制度的成效公平:第一種方式主要使用運動科學方式(生理評估或生物力學分析)來比較特定類別肢障選手在不同等級間的特性,第二種方式主要使用運動表現分析來比較不同等級選手,第三種方式則使用來障礙類別分級比較整體成績結果,這三種研究方式的前提皆建立在選手的等級越高其能力(如:身體能力、動作及技巧、運動成績與表現)就越佳,以及沒有一種肢體障礙類別可以主導比賽的勝利。迄今大多數身心障礙運動採用功能性分級制度,但許多運動的功能分級受到批評,主因是尚未受到科學證據上的支持;因此,功能分級是科學亦或是藝術已被爭議20年。在未來方向上,大多身心障礙運動的分級實作急迫的需要更多科學證據來支持或改善之,國際殘障奧會及國際運動協會也應盡其所能來協助身障運動分級的公平性。
    原文下載 關閉